《人民日報》點名哪吒、威馬等車企:更好保障新能源車主權益
人民日報發布《更好保障新能源車主權益》的文章,文中點名哪吒、威馬等車企,在品牌遭遇危機后,車主也出現了用車難題,建議行業探尋更好的應對方法。
文章稱,前不久,隨著哪吒 汽車 關聯公司被申請破產,天津一車主發現汽車APP停服,車鎖不了,即將到期的車險也未能成功投保。威馬汽車申請破產后,也有車主遭遇車輛維修保養難。
切實維護每一位車主的合法權益,既是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底線要求,也是堅定消費信心、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。
《汽車銷售管理辦法》明確規定:停產或停售車型,廠商應保證其后至少10年的配件供應以及相應的售后服務。
然而現實中,由于經銷商退網、車企清算,原定的“三包”責任陷入“責任真空”,消費者走訴訟維權,費時費力,找到破產管理人時,得到的答復往往是“請排隊登記,清償順序供應商優先”。
文中建議,鑒于不少新能源車企破產后無力開展維保業務,不妨建立“車企售后責任基金”,用于車企倒閉后車主的維修、保養及配件供應。
在汽車生產技術標準上,也應提升關鍵配件通用性,降低維修難度與成本,推進零配件社會流通。
針對智能化服務,網信、公安等部門可制定軟件服務質量與數據安全監管細則,要求車企在倒閉前妥善處理數據遷移、服務接續等問題,防止車企服務系統瞬間宕機引發駕駛安全問題。
保險公司在合理評估風險基礎上,應盡力發揮“減壓閥”“穩定器”作用,制定針對倒閉車企車輛的科學保險方案,避免“一拒了之”。
在此方面,傳統燃油車售后服務或可做參考。早在2014年,有關部門就要求打破車企對原廠配件的流通壟斷,允許授權企業向非授權維修企業或終端用戶轉售原廠配件。
在這樣的開放模式下,獨立維修廠有了更多配件采購渠道,車主也有了更多維修選擇,能享受到更具性價比的售后服務,激發了傳統燃油車售后市場的活力。
維護車主權益,是關乎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答題。展望新能源汽車未來,技術進步與消費者權益保障定會同步前行。
【來源:快 科技 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