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里有個姑娘叫“小張”——聯通支局就近服務好
“小張!家里包谷結得多熟得早,你過來拿點嫩的嘗嘗鮮!”
“小張!今年春芽發了好多,你過來摘點去吃!”
“小張!我家桃子熟了,給孩子摘點去!”
一聲聲熱切樸實的呼喚,在山坳間回蕩,是鄉親們對小張最樸實的認可。每當這時,張紅總會笑著應聲,這位90后媽媽是恩施聯通巴東茶店子的一名村級代辦員,更是鄉親們口中最貼心、最信賴的“小張”。查話費、裝寬帶、調試設備、教老人使用智能 手機 ……無論大事小情,只要鄉親們有需要,第一個想到的準是她!暖心的笑容掛在她的臉上,像山間清泉,潤澤人心。
自2024年12月成為村級代辦員,穿梭于蜿蜒的山路、忙碌在田間地頭,就成了她的日常“必修課”。
一次福利院公益行,深深觸動了張紅的心。她發現很多留守老人面對智能手機屏幕手足無措,對網絡世界充滿陌生。那一刻,她暗下決心。在聯通支局的大力支持下,她不僅為所有鄉親提供便捷的通信服務,更主動將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扛在了肩上——成為這些留守老人離不開的“好閨女”。
一個春寒料峭的清晨,薄霧還未散盡,張紅的身影已出現在朱砂土村。75歲的張爺爺正在自家田里,仰頭望著幾棵高大的香椿樹。春芽嫩綠誘人,在枝頭高處搖曳。老人有些力不從心。“張爺爺,早啊!摘春芽呢?”張紅清脆的聲音打破了清晨的寧靜。看到爺爺踮腳伸手的吃力樣子,她二話沒說,放下工具包,利落地卷起袖子,“您歇著,我來!”話音未落,她已經麻利地接過了老人手中的竹籃。
陽光下,嫩綠的春芽閃閃發亮,張紅動作麻利地將一把把春芽整齊碼放,汗水順著臉頰滑落。“張爺爺,您站著別動,小心摔著!”她一邊忙碌,一邊不忘回頭叮囑,笑容在晨光里格外明亮。
“哎呀,你這丫頭,一來就搶著干活!快歇會兒,歇會兒!”張爺爺笑著擺擺手,眼角的皺紋更深了。
“沒事,馬上就好!”張紅手上動作不停,語氣輕快。直到竹籃變得沉甸甸,她才直起腰,抬手抹去額角的汗珠,長長舒了口氣。
“小張啊!快進屋喝點茶!”張爺爺熱情地招呼著,隨即又搓著手,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,“你看,這忙活完還得麻煩你,我家那臺老電視,突然就‘瞎’了,咋搗鼓也沒個影兒……”
原來張爺爺家一直沒通網,電視還靠著天線接收信號。張紅耐心地解釋:“張爺爺,我給您換上融合套餐,花差不多的錢能多一條寬帶,家里的電視變成IPTV,還能裝上監控。”“那是好嘛,就是麻煩你們哦!”張爺爺連連點頭。
“張爺爺,電視幫您調好啦!就按我剛才說的步驟操作,保準行。手機號怕您記不住,我給您寫在您家門口墻上顯眼的地方。”
“好,好!你寫的字又大又工整,我這老花眼都看得清!”張爺爺看著墻上的電話號碼,笑著點了點頭。
“以后有啥事,您隨時喊我,十幾分鐘準到!”張紅的聲音里透著堅定。
“好!好!別人弄我不放心,就信你!你們路上慢點哦!”張爺爺拉著張紅的手,連聲道謝,那份深深的依賴讓張紅心頭暖流涌動。
看著清晰的電視畫面,張爺爺的老伴兒感慨:“以前啊,交個費、問個事,得走上大半天山路去鎮上,腿腳不行了,真是遭罪!自從小張你在村里當了聯通的代辦員,在家門口就把事辦了!”
張紅的故事,正是無數扎根鄉村、默默耕耘的聯通代辦員的生動縮影。她們用腳步丈量土地,用真情連接萬家,實實在在地打通了服務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張紅用她的行動,無聲地詮釋著“聯通支局就近服務好”的承諾,不僅為鄉親們的生活插上數字化便捷的翅膀,更讓聯通的服務,化作一股流淌在鄉間的溫暖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