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幣創11.88萬美元新高,盛宴還是泡沫?
7月11日盤中,加密貨幣市場迎來歷史性時刻,據Coinbase數據,比特幣盤中價格最高觸及11.88萬美元/枚,刷新歷史紀錄。比特幣總市值更攀升至2.36萬億美元,超越亞馬遜,低于英偉達、微軟和蘋果。
“此次比特幣價格觸及11.88萬美元的新高,根本原因在于多方面利好的疊加效應。”HashKeyGroup首席分析師丁肇飛告訴《財經》,“市場在5月至6月間經歷了充分的盤整和蓄勢,這為后續的上漲積累了強大的動能。其次,政策層面的利好進一步提升了市場信心。近期國際社會關于數字貨幣的相關政策預期逐步落地,消除了市場的不確定性,提振市場信心,吸引更多資金流入。此外,穩定幣的合規化進程也為加密市場帶來深層影響,全球范圍的穩定幣合規化趨勢不僅會吸引更多‘準美元’資金涌入,還將進一步強化比特幣等核心資產的避險和價值儲存屬性。”
此外,市場人士稱,美國總統唐納德·特朗普發起新一輪關稅攻勢,導致美國股市震蕩,而比特幣多頭卻在為新一輪的上漲行情做準備。
加密貨幣交易平臺SignalPlus的合伙人Augustine?Fan表示:“緩慢上漲的條件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。最近的新高似乎就是這種緩慢漲勢的產物。”
在比特幣創新高的同時,以太坊也迎來了關鍵位的突破。7月10日晚間,以太坊價格一度觸及3019.36美元,24小時漲幅達到5.77%。業內人士認為,以太坊的這次上漲,既有補漲的成分,也反映了市場對其長期價值的認可。
截至發稿 (7月13日) ,據Coinbase,比特幣價格稍有回落,報117480美元/枚。
一、比特幣價格為何屢創新高?
2024年以來,比特幣價格便呈現出在震蕩中強勁上漲態勢。回顧本輪上漲軌跡,會看到 比特幣價格走勢與美國市場特別是特朗普的個人意志有極大關系。
美國當地時間7月11日,“對等關稅2.0”開戰,特朗普暗示對大多數貿易伙伴征收更高關稅,美股三大指數齊跌,標普500指數收跌0.33%,報6259.75點;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279.13點,跌幅0.63%;納指收跌0.22%,報20585.53點。
同樣在7月11日,比特幣價格一度上漲4.6%,逼近11.9萬美元,以太幣則自今年2月以來首次突破3000美元。
4月初,特朗普宣布“對等關稅”政策沖擊后,比特幣曾經歷劇烈波動,從8.85萬美元急跌至7.44萬美元,上演“V型反轉”。隨著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達成關稅減免協議,市場恐慌情緒緩解,比特幣重拾升勢,5月中旬首次突破11萬美元,打破年初10.9萬美元的紀錄。
根據數位虛擬資產交易所高管的說法,本輪虛擬資產走高源自市場對美元信心的減弱。隨著美國通脹預期下滑,以及對美聯儲減息猜測加劇,美元在全球市場的控制力似乎正在減弱,這使得比特幣等替代資產受益。
值得注意的是, 比特幣是一種杠桿率十分高的資產,當交易員以杠桿工具押注比特幣下跌時,價格的持續上漲會使其保證金賬戶面臨穿倉風險,此時必須緊急從市場回購比特幣。 這種集中性的回購行為反過來進一步推高價格,形成“價格上漲—空頭平倉—價格再上漲”的正反饋循環。
加密衍生品分析平臺Coinglass數據顯示,截至7月12日晚20時,全球加密貨幣市場24小時內爆倉總金額達3.61億美元,14.4萬名投資者因杠桿頭寸穿倉離場,其中多頭爆倉占比高達60%。
摩根士丹利加密貨幣策略團隊指出,當前比特幣期貨市場的未平倉合約中,空頭頭寸占比仍達42%,且多數集中在11.5萬美元以下的防御性點位,若價格持續站穩11.7萬美元,可能引發新一輪規模達5億美元的空頭平倉,進一步強化上漲動能。
與此同時, 全球監管環境的邊際改善,也助推了比特幣價格的抬升。 中國香港《穩定幣條例》將于8月1日生效,首創“價值錨定監管”原則,允許合規穩定幣發行商接入傳統金融基礎設施。歐盟《加密資產市場監管法案》則通過風險分級監管,將比特幣納入大宗商品型資產,明確其財產權屬性。
“即將召開的美國‘加密貨幣周’也可能成為進一步推動市場上漲的重要催化劑。在此期間,共和黨主導的美國議院將審議三項關鍵的數字資產法案,包括《天才法案》 (GENIUS) 、《清晰法案》和《反CBDC監控法》。其中,《天才法案》旨在首次為穩定幣建立國家級監管框架,填補行業空白;《清晰法案》則致力于厘清SEC與CFTC的監管邊界,為數字資產創建全面的法律體系;《反CBDC監控法》則試圖阻止美聯儲發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(CBDC) ,以維護市場對去中心化資產的信任。這些法案若獲通過,可能顯著降低政策不確定性,吸引更多機構資金入場,進一步提振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價格。隨著監管框架的日趨明晰,加密市場的主流化進程有望加速,短期內市場情緒也將因此保持高漲。”丁肇飛補充道。
上市公司及機構布局推動價格上漲。 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開始將比特幣納入資產配置組合。特朗普媒體與科技集團 (TrumpMedia&TechnologyGroup) 計劃推出一只名為“Truth Social Crypto BlueChip ETF”的加密貨幣交易型基金,擬投資包括比特幣、以太坊、Solana、Cronos和XRP在內的多種數字資產。
二、賽博狂歡還是資產泡沫?
從市場機構的普遍預測來看,比特幣價格的上漲趨勢仍有望延續。
渣打銀行數字資產研究主管近期預測,2025年三季度比特幣價格可能突破13.5萬美元,而2025年末甚至有望升至20萬美元。
招商證券則認為,美國將迎來加密資產寬松監管時期,新主席保羅·阿特金斯動作不斷。預計四次圓桌會議討論結束后,7月至8月發布全新監管政策,重塑美國加密資產監管格局,政策內容包括劃定清晰的監管邊界,減少執法行動,平衡金融創新與投資安全的關系,建立支持加密市場增長并保護加密投資者的可持續監管框架,實現將美國打造成為全球加密資產中心的愿景。隨著監管框架的日趨明晰,加密市場的主流化進程有望加速,短期內市場情緒也將因此保持高漲。
然而,在比特幣價格屢創新高的背后,風險也在不斷累積 。高杠桿交易引發的風險正以爆倉潮的形式集中釋放。 當市場情緒過熱,投資者過度使用杠桿時,一旦價格出現回調,就可能引發大規模的爆倉事件,導致市場恐慌情緒蔓延,進而對價格走勢產生負面影響。同時,隨著價格不斷攀升,高位的波動性也在加劇。
“市場在高位運行時,潛在的黑天鵝事件始終是不可忽視的風險。例如,地緣政治危機 (如伊朗與以色列局勢升級) 、金融危機 (如通脹失控或債務違約) 、重大政治事件 (如美國政界的意外動蕩) 或宏觀經濟層面的危機,都可能對市場情緒和價格走勢造成沖擊。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全球動態,合理分散風險,做好靈活的資產配置,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。”丁肇飛表示。
全球虛擬資產監管環境出現邊際改善,但仍存在不確定性。盡管部分地區的監管政策朝著有利于加密貨幣發展的方向轉變,但全球范圍內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態度并不統一。一旦某個主要經濟體的監管政策出現重大調整,都可能引發市場的劇烈波動。
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: 財經雜志 ,作者:成孟琦,編輯:郭楠、陸玲